Page 351 - 唯識藏_08
P. 351
,便於彼彼差別生處信解忍可,執為最勝,造作增長彼相應業。如是信解,名為劣願 如其想,如是如是發生忍樂。如是忍樂,發生劣見、中見、妙見。彼由如是諸忍樂見 為緣,名為中語;妙界為緣,名為妙語。 至非想非非想處眾同分生,宣說能感彼果諸行。如是彼說劣界為緣,名為劣語;中界 為令獲得梵世間等眾同分生,宣說能感彼果諸行。復有一類,於妙無色,為令獲得乃 為令獲得人中快樂,乃至他化自在天生,宣說能感彼果諸行。復有一類,於中色界, 定;其餘五界,如其次第,能隨獲得五解脫定。 脫定。當知初界能隨獲得第一、第二二解脫定;其第二界,能隨獲得第三解脫勝靜慮 是諸定得隨所欲,有力調柔,自在而轉,如是名為隨得諸界。又此諸界能隨獲得八解 順獲得。 相
彼諸弟子聞是法已,還起如是差別想解。如是想解,亦名劣想、中想、妙想。如 復次,諸外道輩欲令弟子於三處中得昇進故,略說法要。謂有一類,於劣欲界, 又由永害色、無色界所有貪故,不下屈故,不高舉故,解脫住故,住解脫故,如
瑜伽師地論卷第九十六
2
2
2
3
3
5
5