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ge 54 - 唯識藏_08
P. 54
如是三慧行中,所有諸忍名為憙樂,若等憙樂,若遍憙樂。 ,聞所成慧,諸智論者如是說故;等解了者,思所成慧;審解了者,修所成慧。即於 等苦法,彼皆無我。自非我故,於是處所亦無有我,由此攝受空、無我行。又解了者 若依諸觸有諸受者,彼皆變壞,生已尋滅,故說諸受皆悉是苦。若有生等苦法及有壞 法。由此因緣,彼得生起,是故說此為彼因緣。 現前境,有著有想,由有染著取諸相故。復有二種雜染因緣,謂不如理作意及順彼處 起。諸出家者,由追憶念曾所更境,故有尋思;動亂現行,故有戲論。諸在家者,住 思、戲論、著、想四種雜染。前二是出家品,後二是在家品,由有著隨眠,故彼得生 惟。所言著者,謂此義中是貪瞋癡。如無相定,諸有學者猶有隨眠,非阿羅漢得有尋 斷故。
復次,所有無常皆是苦者,義何謂耶?若有無常眾同分者,有生老等眾苦生起。 所言有者,謂此義中,當知於其三界所攝諸相作意。言非有者,於無相界作意思
瑜伽師地論卷第八十四
1
9
9
3
3
8
8