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ge 50 - 唯識藏_08
P. 50
無間領解音韻文句義故,無不了知,無不通達而空過者。 ,為欲了知音韻差別故。修治意者,為欲悟入甚深義故。於一切心無不繫念者,為欲 故。 種姓卑劣等故。」不自輕者,不作是言:「我於解法無有力能。」於其所證,無怯劣 此非綺飾文字章句,所有文句悉皆麤淺故。」不輕法師者,不作是言:「彼於我所, 誚。於其勝者,恭敬隨順;於等於劣,恭敬法故,亦不輕蔑。 聽聞正法,起恭敬相,為欲啟悟先未解義,而興請問。若不悟解,或復沉疑,終不譏 正了知,勿我於中當為障礙。」即便殷重以謙下心坐于卑座,具足威儀,隨其所能, 。」乃至廣說,讚己功德,談彼過失。 至廣說。不自高者,不為利養恭敬事故,作如是言:「唯我能知如是法律,非汝等輩
復次,言正行者,謂是總句。應理行者,住果有學。質直行者,住於向道。和敬 奉教心者,無惱亂心,唯欲求解故。心一趣者,為欲領解文句差別故。屬耳聽者 於說法師深生尊重。如說法者,當獲無上大果勝利故。不輕法者,不作是言:「 於時時間應聽法者,至如是時,應自觀察:「我今說法多有所作,他說法時,應
瑜伽師地論卷第八十四
1
9
9
3
3
4
4