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ge 380 - 唯識藏_09
P. 380
清淨。小作意者,謂初清淨。大作意者,謂後二清淨。 得法;十一、通達所立法。 六、通達人無我;七、通達法無我;八、通達下劣心;九、通達高大心;十、通達所 客塵;二、通達境光;三、通達義不可得;四、通達不可得不可得;五、通達法界; 四、解次第方便,謂先取名,後轉取義。五、解通達方便。通達有十一種:一、通達 三、解分別方便。分別二種:一、依名分別義;二、依義分別名。非分別者,字也。 二、解具方便。具有二種:一、分量具,所謂諸字;二、非分量具,所謂名、句等。 流悉受持故。
釋曰:離二及迷依,無說無戲論者,此中,應知三性俱是真實。離二者,謂分別 已說求作意,次說求真實義。偈曰: 自在作意者,自在三種:一、惑障極清淨;二、惑、智二障極清淨;三、功德極 方便作意者,於定所行處方便有五:一、解數方便,於名、句、字數悉通達故。
三應及二淨,二淨三譬顯。 離二及迷依,無說無戲論, 大乘莊嚴經論卷第四
3
6
6
6
6