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ge 598 - 唯識藏_09
P. 598

,悉不可得,此謂差別求。  名自性及物自性,知俱是假,此謂自性求。差別求者,推名差別及物差別,知俱空故  求者,推名於物是客,此謂名求。物求者,推物於名是客,此謂物求。自性求者,推  假建立。  內自思惟,亦以分別智得果;若菩薩乘,不從他聞,以無分別智得果。此三種,名乘  其行行,得如是聚滿;果上者,如其聚滿,得無上菩提。  說;說上者,如其恩心,作如是說法;行上者,如其說法,作如是行行;聚上者,如  緣覺乘,五事俱中。若菩薩乘,五事俱上:心上者,謂四種恩心,如《金剛波若經》

               說四求已,次分別四如實知。偈曰:  釋曰:諸菩薩四種求諸法:一、名求;二、物求;三、自性求;四、差別求。名  已說四種假建立,次說菩薩四種求知。偈曰:  復次,若聲聞乘,從他聞法,內自思惟,以分別智得果;若緣覺乘,不從他聞,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二別不可得,是名四求義。  名物互為客,二性俱是假,           大乘莊嚴經論卷第十二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5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8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8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
   593   594   595   596   597   598   599   600   601   602   603