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ge 327 - 唯識藏_10
P. 327

,各別內證,絕戲論故。  如是集應永斷等亦爾。又如上說,見道差別皆假建立,非真實爾。何以故?出世位中  以故?乃至於所知境,能知智生所作究竟,名一剎那故。如說苦應遍知是一心剎那,  心剎那者,謂於所知境,智生究竟,名一剎那;非唯於本無今有生時,名心剎那。何  如是忍、智所攝十六心剎那,於曾所未見四聖諦境,各以四剎那見故,名為見道。又  謂空、無相、無願、滅定、有頂、見道。如是十六心剎那,說名見道。所以者何?由  者,即現住此忍、智位中者是也。於此位中,一切相皆不可得故。又無相住有六種,  諸忍、智,如實了知故。  世間道有二境界,謂真如及正智。法智品道,真如為境;類智品道,正智為境。由此  間,無漏智生,於苦類智忍內證印可,故名苦類智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又於此一切忍、智位中說名安住無相觀者,如薄伽梵說「第六無相住補特伽羅」  於此位中,由法忍、法智,覺悟所取;由類忍、類智,覺悟能取。所以者何?出  如是於餘諦中,隨其所應,諸忍諸智盡當知。  苦類智者,謂此無間,無漏智生,審定印可苦類智忍。所以者何?由苦類智忍無
              大乘阿毗達磨雜集論卷第九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              3
              1
              1
              5
              5
   322   323   324   325   326   327   328   329   330   331   33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