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ge 90 - 唯識藏_10
P. 90
,於色、無色界亦爾。所餘煩惱於一切處,遍緣一切事轉。 爾。慢、見、疑於一切處,在意識身。又貪、瞋、慢於欲界,緣一分事轉。如於欲界 。如貪,瞋、無明亦爾。貪於色界,在四識身;於無色界,在意識身。如貪,無明亦 相應。 ,隨所有受,皆得相應。不共無明於欲界,與憂、捨相應;於上界,隨所有受,皆得 受,皆與相應。無明有二種,謂相應、不共。相應無明,一切煩惱相應故,若於是處 、無色界,隨所有受,皆與相應。疑於欲界,與憂、捨相應;於色、無色界,隨所有 慢,薩迦耶見、邊執見、見取、戒禁取亦爾。邪見於欲界,與憂、喜、捨相應;於色 於初二靜慮,與樂、喜、捨相應;於第三靜慮,與樂、捨相應;已上,唯捨相應。如 樂、捨相應;已上,唯與捨相應。瞋與苦、憂、
何等眾故?謂二眾煩惱:一、見所斷眾;二、修所斷眾。見所斷眾復有四種:一 何故諸煩惱皆與捨相應?以一切煩惱墮中庸位方息沒故。又貪於欲界,在六識身 又貪於欲界,與樂、喜、捨相應。如於欲界,於初二靜慮亦爾;於第三靜慮,與 何等界故?謂除瞋,餘一切通三界繫。瞋唯欲界繫。
大乘阿毗達磨集論卷第四
7
8
8