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ge 271 - 唯識藏_11
P. 271
會通。如於語相違難,隨順會通,如是於不定顯示難、究竟不可見難亦爾。於理相違 ,而常恒不變,自性正住?」如是等類。 梵於一種義,種種異門差別顯示?」五、究竟不可見故,如言:「內我之體有何相貌 」三、理相違故,如有顯示與四道理相違之義。四、不定顯示故,如言:「何故薄伽 顯了故,如言:「此文有何義耶?」二、語相違故,如言:「何故薄伽梵前後說異? 、不現前二位,及因、果二位。補特伽羅差別者,如前所說二十七種,應知。 上戒、增上心、增上慧三位,內、外二位,所取、能取二位,所治、能治二位,現前 、中、上三位,苦、樂、不苦不樂三位,善、不善、無記三位,聞、思、修三位,增 界、色界、無色界。時差別者,謂去、來、今。位差別者,當知差別二十五
於此五難,如其次第,應當解釋。謂於不了義難,方便顯了。於語相違難,隨順 釋難者,若自設難,若他設難,皆應解釋。當知設難略有五因:一、為未了義得 自體差別者,謂色自體有十色處差別,受自體有三受差別,想自體有六想差別,
顯揚聖教論卷第十二
2
5
5
9
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