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ge 284 - 唯識藏_11
P. 284

繫。          為學。如是等類訓釋名言,如前應說相故、自體故、業故、法故、因果故。  是學自相。由戒、忍等顯發正行,故名為學;又為求寂靜、清涼之果進習除滅,故名  欲為先故,攝受尸羅;聽受法時,由正勤力修習慧等,要假方便。  是住者,此顯正方便行所攝四種瑜伽。又言如是住三學者,此顯正行果。此中,信、  ,說解脫堅固;為於戒慧解脫起增上慢者,說念為增上。如是等類,是名等起。  於戒慢緩者,說學勝利;為唯守尸羅,捨多聞者,說慧為上首;為唯於聞思生知足者  欲證得。又為於下劣法生知足者,勸令修學增上法故,謂為樂求隨順世間文章咒術,

               位差別者,謂已入正法補特伽羅,學未成熟是下位,學正成熟是中位,學已成熟  時差別者,謂過去世已學,未來世當學,現在世正學。  界差別者,謂欲纏中唯有別解脫律儀,靜慮律儀唯在色、無色纏,無漏律儀是不  義門差別中,先辯自體差別學者,顯示七品尸羅,或過一百五十學處。  別義中,所謂學者,是精進如教行,若習若修,名差別也。身語及命清淨現行,  義者,摠義中,當知此經宣說正行及正行果。如是戒等三學,名學分量。經言如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顯揚聖教論卷第十三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7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7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
   279   280   281   282   283   284   285   286   287   288   28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