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ge 402 - 唯識藏_11
P. 402
但依具愚夫慧所化有情而說方便,令彼易入法故。 雜染道理及清淨道理,應隨顯了。若於餘處所顯心意識道理,此由所化有情差別故, 識雜染還滅相。 經中說:「爾時但受身邊際受、命邊際受,廣說乃至即於現法一切所受究竟滅盡。」 斷故,便捨現法一切雜染所依之取。一切麤重遠離故,唯有命緣暫住。由有此故,佛 猶如變化。所以者何?未來後有苦因斷故,便捨未來後有之取;於現法中一切煩惱因 無記法中得大自在。 是建立因體,非生因體。又阿賴耶識令於善淨無記法中不得自在,轉依令於一切善淨 一切麤重。又阿賴耶識是煩惱生因,聖道不生因;轉依是煩惱不生因,聖道生因。此 是常,無取受性,以緣真如境聖道能轉故。又阿賴耶識,麤重所隨;轉依,究竟遠離
問:若成就阿賴耶識,亦成就轉識耶?設成就轉識,亦成就阿賴耶識耶? 如是由勝義道理,建立心意識已。隨此所說道理故,於三界中一切心意識,一切 如是建立雜染根本故,趣入、通達、修習作意故,建立轉依故,是名建立阿賴耶 復次,此阿賴耶識斷滅相者,謂此阿賴耶識正斷滅故,便捨二種取,其身雖住,
顯揚聖教論卷第十七
3
9
9
0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