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ge 503 - 唯識藏_11
P. 503
義耳。 相,即是境智無差別阿摩羅識故。第四、第三亦不離真實性,但其所立,正為偏顯一 。前但出所分別,不出能分別,故非依他。第五相唯為真性所攝者,此不執著名義二 但為依他性攝者,此執著名義二相,辨其能執故,但是依他性;不明所執故,非分別 立名,令與物相應,因名得顯物。此名義實無所有,無相義故,但是分別性。第四相 性;亦二俱無所有,即是真實性。第三相但為分別性所攝者,此名義相應相,謂為物 所目義,謂一切諸物亦是識所作。但識有似物相起,即是分別性;能分別識即是依他 識亦無所有,即是真實性。是故初相即三性攝。第二相亦三性攝者,所言相即是名言 作,識似名言相起,即是分別性;能分別識即依他性;所分別名言既無所有,能分別 相攝
論曰:分別各有五種事用。復次,此三性應知一一性中皆有五事分別性具。五事 釋曰:初二相所以通為三相所攝者,初名言相即是諸法名字及說。此名言是識所 答曰:今約三相分別五相。應知五相中,前二相通為三相所攝,第三相偏為分別
三無性論卷下
4
9
9
1
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