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ge 347 - 唯識藏_12
P. 347
一切三界唯有識也。 他異識,此三識緣身見熏習得生。又善惡生死識,緣有分熏習得起。如是諸識,是名 種識及分別識,此八種識,緣語言熏習得起。又兩識,一、身識,二、受者識,及自 直思擇義,是名分別熏習。 從下品至上品相、第一,一切為處。若人依名為思擇,是名語言熏習。若人離名句等 者,即名為所,及境界為處。分別熏習從相至第一,一切修得法。一切修得法處者, 觀,觀苦一切法,作九分乃至一分,餘三諦亦然。 處,即總觀四念處,名為身念處。 滅此二種,為二種滅;道諦二者,即定、慧。
是顯識顯後兩識。兩識者:一、四種言說識;二、自他差別識。顯此兩識,餘七 語言及分別熏習有四種方便處。語言熏習者,從忍、名,乃至自性法處。所言處 又義:若自思惟,為道諦;不正思惟,為集諦。欲令實慧分明故,作廣、略二種 次略觀苦為一,謂無常為苦;集者,謂不正思惟;滅此思惟,為滅;道,謂身念 次略觀苦為二,謂身、心,又名、色亦是;集二者,十二因緣中謂無明、貪愛;
顯識論
體;二、明識用。一、識體者,出《唯識論》。 《義疏》九識第三、合簡文義,有兩:一、明識
3
3
3
3
3