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ge 364 - 唯識藏_12
P. 364
及心法,得出世道十六行,究竟滅盡,餘殘未盡,但屬思惟,是名第二識。 。此識及相應法,至羅漢位,究竟滅盡,及入無心定,亦皆滅盡,若見諦肉 三、我慢;四、我愛。此識名有覆無記,亦有五種心法相應,名字同前,而前細此麤 羅漢果,此流浪法亦猶未滅。是名第一識。 騎者故,令其離非就是。思惟亦爾,能令作意離漫行也。 令心成邪成正,名為思惟。作意如馬行,思惟如騎者,馬但直行,不能避就是非,由 、識三事和合生觸;心恒動行,名為作意;受,但是捨受;思惟,籌量可行不可行, 瞋等事,知有無明。本識亦爾,相、境無差別,但由事故,知其有也。 、境可分別不?若可分別,非謂無明;若不可分別,則應非有。而是有非無亦由有欲
第三塵識者,識轉似塵,更成六種,識轉似塵,已如前說。體通三性,與十種心 依緣此識,有第二執識。此識以執著為體,與四惑相應:一、無明;二、我見; 此識及心法但是自性無記,念念恒流,如水流浪。本識如流,五法如浪。乃至得 又與五種心法相應:一、觸;二、作意;三、受;四、思惟;五、想。以根、塵 就此識中,具有八種異,謂依止處等,具如〈九識義品〉說。
轉識論
3
5
5
0
0
① 煩惱識