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ge 368 - 唯識藏_12
P. 368
名而無體也;能,即依他性,正是起業種子,名宿業熏習執,有體而不真實也。二種 即是宿業熏習執。所,即分別性,能作生起種子法門故,說此法門名為宿業熏習,有 死。 ,名真諦,能集令未來五陰由此似、真兩種集諦,若宿業已盡,更受別報,能安立生 體,是依他性,能攝前相貌;麤重,即煩惱境,是分別性,境界麤顯故也。此二煩惱 諦,能得五陰生。二種習氣者,即諸煩惱:一、相習氣;二、麤重習氣。相,即煩惱 業熏習執,即是能分別,為依他性。所,即為境;能,即為識。此二種業,名相似集 諸業種子:一、宿業熏習;二、宿業熏習執。宿業熏習,即是所分別,為分別性;宿 是摩羅識也。 識俱泯,是其義成。此境、識俱泯,即是實性,實性即是阿摩羅識,亦可卒終為論,
釋曰:二種宿業熏習者,一一種子備有兩義:所分別,即是宿業熏習;能分別, 記曰:由二種宿業熏習及二種習氣能為集諦,成立生死。二種宿業熏習者,即是 答:立唯識,乃一往遣境留心,卒終為論,遣境為欲空心,是其正意,是故境、 問:遣境存
轉識論
① 識,乃可稱唯識義,既境、識俱遣,何識可成?
3
5
5
4
4