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ge 436 - 唯識藏_12
P. 436

,令現得見,故名自照。  現見。燈等照時,除彼邊闇,令得現見,說名為照。燈等亦爾,自體生時,邊闇障除  等自照。燈等非闇,何須照耶?如瓶、衣等,體雖非闇,無燈等照,邊有闇障,不得  得知燈等自照?現見無闇,分明顯現。若不自照,應有闇障,應不現見,由此故知燈  量。若不爾者,如不曾見,不應憶念。是故四智相應心品一一亦能照知自體。  五根於五境轉,不言唯爾,故不成證。《集量論》說,諸心、心法皆證自體,名為現  、來、現在等義。若不普緣一切境界,無此功能。  作智起作三業諸變化事,決擇眾生八萬四千心行差別,宣說對治,作四記論,受領去  作智於一切界起種種化,無有數量,不可思議,作諸有情一切義利。此經中說,成所  五境轉故。如實義者,成所作智亦緣一切,於一切境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云何不與世法相違?刀不自割,指端不能觸指端故。不見燈等,能自照耶?云何  又說佛心無障自在,一一皆能照一切境。但作意力,或緣一法,或緣一切,且說  成所作智相應心品,有義:唯緣五種現境。《莊嚴論》說,如來五根,一一皆於  妙觀察智相應心品,普觀一切自相、共相皆無障礙故,緣一切所知境界。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佛地經論卷第三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
   431   432   433   434   435   436   437   438   439   440   44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