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ge 440 - 唯識藏_12
P. 440
圓滿,不可增故;持種淨識,既非無記,不可熏故;前佛後佛,功德多少,成過失故。 ,轉增轉勝,乃至證得金剛喻定。從此已後,雖數現行,不復熏習,更令增長。功德 ,外緣熏發,漸漸增長,名習所成種性。初地已上,隨其所應,乃得現起,數復熏習 發無漏識,曾未見故。於佛果上,此智亦不恒現在前,作意起故,數數間斷。 方起。以十地中,有異熟識所變五根,非無漏故,能依五識,亦非無漏。有漏五根, 心,正現前時,或無心時,則便間斷。如是展轉,乃至佛果,若入滅定,亦不現行。 無間斷。 ,恒與末那一識俱起,無漏位中,大圓鏡智亦應常與平等性智一時而起,故平等智亦 如是展轉,乃至十地最後心時,自此已後,盡未來際,常無間斷。如有漏位阿賴耶識 長,清淨圓滿。無漏觀等,現在
如是四智相應心品,種子本有,無始法爾,不從熏生,名本性住種性。發心已後 成所作智相應心品,有義:初地已上諸位皆得現行,墮法流故。如實義者,佛果 妙觀察智相應心品,亦在初地初現觀時最初現行,從此已後,漸修增長。若有漏 平等性智相應心品,菩薩初地初現觀時最初現行,從此已去,後後地中,修令增
佛地經論卷第三
4
2
2
6
6