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ge 226 - 唯識藏_13
P. 226

造引惡趣業,要分別起,能發彼故。  亦苦俱起,意有苦受,前已說故。分別慢等,純苦趣無,彼無邪師邪教等故。然彼不  緣,憂、苦俱故;瞋遇順境,喜、樂俱故。  癡,無分別故,由稱量等,起慢等故。  定相應,諸煩惱生,必由癡故。  見相違,故疑與見定不俱起。五見展轉,必不相應,非一心中有多慧故。癡與九種皆  故,然與斷見必不俱生,執我斷時,無陵恃故,與身、邪見一分亦爾。疑不審決,與  斷見翻此,說瞋有無。邪見誹撥惡事、好事,如次說瞋或無或有。  有樂薀起身常見,不生憎故,說不相應;於有苦薀起身常見,生憎恚故,說得俱起。

              疑、後三見,容四受俱。欲疑無苦等,亦喜受俱故。二取若緣憂俱見等,爾時得  有義:俱生、分別起慢,容與非苦四受相應,恃苦劣薀,憂相應故。有義:俱生  此十煩惱,何受相應?貪、瞋、癡三,俱生、分別,一切容與五受相應。貪會違  此十煩惱,何識相應?藏識全無,末那有四,意識具十,五識唯三,謂貪、瞋、  慢於境定,疑則不然,故慢與疑無相應義。慢與五見皆容俱起,行相展轉不相違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成唯識論卷第六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
   221   222   223   224   225   226   227   228   229   230   23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