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ge 490 - 唯識藏_13
P. 490

等隨自意語。善男子!如是語者,後身菩薩尚不能解,況於二乘其餘菩薩。」又云:  〉及〈決擇分〉、《顯揚》、《佛地論》等皆立有、無性,廣如彼辨,略不具引。  具七,或有七人各一。」既言各一,常沒之者,即是無性。不爾,與一人具七何別?  。法聲光明入毛孔者,必定當得阿耨菩提。』」既闡提人不言當得,明無佛性。  。第九云:「又佛言:『善男子!除一闡提,其餘眾生聞是經已,悉皆能作善根因緣  》亦同。  種業:一、見世間厭苦故;二、見涅槃悕寂樂故」,不言邪定聚能作二業。《佛性論  緣,觀方可現。」《寶性論》同。又《寶性論》三云「佛性正因於不定聚眾生能作二  二事,成觀無因緣。如闡提人無涅槃性,應得此觀,而一闡提既無此觀,故知定須因

                 《涅槃》    《善戒經》、《地持論》、《瑜伽  又《涅槃》第三十三明生死河有七種人中云  《涅槃經》亦云不能立闡提人菩提之心,喻如金剛不能得壞白羊角等。廣如前引  又《佛性論》云:「由淨分為緣,淨性為因,故成此觀,非無因緣。若不由於此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能顯中邊慧日論第四




                 * 三十六云:「善男子!我雖說云一切眾生悉有佛性,眾生不解佛如是












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‧ 菩薩地》俱云無性人無種性故等,〈聲聞地


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① :「善男子!是七種人,或有一人









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7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7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8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8
   485   486   487   488   489   490   491   492   493   494   495