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ge 393 - 唯識藏_14
P. 393
他起性緣何因故得成耶?答曰:緣執分別性,故得顯現。」 故,應可了知是依他起;若能執者,從緣生故。故《佛性論》第二卷云:「問曰:依 六云:「於依他起自性執著初自性故,起於熏習,則成雜染。」又云於所執相所起執 相違過。」具如彼論。《攝大乘論》同《三無性》。 故。云何知然?由三義故,此理可知。一、名前覺不生;二、多體相違失;三、雜體 別義性,謂名即義性,此為顛倒,但有名分別,無實體故。何以故?此名及義互為客 曰:無體相云何分別?答:但有名無義。何以故?如世間於義中立名,凡夫執名,分 分別,如《三無性論》。彼第一云:「分別性者,無有體相,名等五法所不攝故。外 故《瑜伽》七十三云:「遍計所執自性緣何應知?答:緣於相、名相屬應知。」若廣
此釋依他。謂執遍計所執相分別以為緣故,依他起性而得生起。故《顯揚》第十 依他起相上遍計所執相執以為緣故,依他起相而可了知。 此即初也。謂所詮相與能詮名互相繫屬以為緣故,妄所執相遍計所執而可了知。 復次,德本!相、名相應以為緣故,遍計所執相而可了知。
解深密經疏卷第十三
3
8
8
3
3