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ge 496 - 唯識藏_15
P. 496
論》所說相同。 ;十六、制伏一切相意樂。」《瑜伽師地論》中解釋六種理趣相,多分與《顯揚聖教 樂;十三、令聞行者於說法師起尊重意樂;十四、法眼流布意樂;十五、善增廣意樂 ;九、入定意樂;十、解脫意樂;十一、依別義意樂;十二、發證行者無過及歡喜意 意樂;四、獎勵意樂;五、贊悅意樂;六、令入意樂;七、除疑意樂;八、成熟意樂 。若不思議,能引三種功德,翻此應知。」廣如彼論所說。 是等事,當知能引三種過失:一、起心亂過失;二、生非福過失;三、不得善妙過失 故,不應思議;五、非正法及諸煩惱之所引攝能引無義相故,不應思議。若有思議如 成相故,不應思議;三、業報及二境界甚深相故,不應思議;四、不可記事非一定相 如是九事不應思議?答:五因緣故:一
復次,《瑜伽師地論》云:「云何真義理門由遠離二邊理門應隨決了?若於依他 「六、意樂理趣者,略有十六種意樂:一、開示意樂;二、離欲意樂;三、勸導 如《顯揚聖教論》曰「有九種事不可思議」,謂於前六之上,再加三種,即七、
解深密經疏卷第三十七
1
0
0
8
8
2
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