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ge 122 - 唯識藏_16
P. 122
說心量趣無所有。是故,大慧!彼不知過去、未來、現在諸如來自心現境界,計著外 想非性,未來諸根境界休息,作涅槃想,非自覺聖智趣藏識轉。是故凡愚說有三乘, ,詳之可知。 智境界相遠,言其去佛所得遠矣,三也;彼不應說,斥其但有言說,四也。隨便不次 思議常,亦從彼所計云爾, 但文相從略,故二則結過,二則顯德,如文云云。 二也;非自覺得相,三也;思量計常,四也。故曰有如是過。反過成德,其義可知。 於兔角,但有言說而已。 因,非同妄計之常也。又若以外道因相成常、不思議者,而彼因自相性非實性,則同
復次,大慧!諸聲聞畏生死妄想苦,而求涅槃,不知生死、涅槃差別,一切性妄 右第十二章 「若復外性非性無常」下,復總結斥。亦具四義:初斥思量計常,一也;繼言不 「諸外道輩」下,總結過顯德。其略有四,謂但言說妄想,一也;自因相非分,
楞伽阿跋多羅寶經通義卷第一
一非字 或疑脫
而彼不知常、不思議自因之相,二也;及去得自覺聖
1
1
1
2
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