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ge 117 - 唯識藏_16
P. 117
言之。然於煩惱生死,則有所未盡,故曰不離習氣等。此本別惑覆相,云習。而猶有 所得定,即解脫之三昧,所得道果,即正受之解脫,二者同出異名,意顯相有,故互 」是如實知,故外之也。必得寂滅而後能止,止於寂靜解脫,故曰禪定解脫三昧。言 則歸於空而已。 入自共相者,息,謂息滅,亦可作析。自共相,即所觀陰等有總別相。皆得以推析, 永異。釋中言無常、苦、空等,即所修生滅觀門所趣諦理也,義如常釋。息陰、界、 覺聖差別相,則依理證入也;及性妄想自性計著相,則執教起見也。雖同聲聞,得失 是相,既有大小,故別出聲聞所得,意令菩薩知所擇焉。標文言二種聲聞者,謂得自 無我相,滅人無我相見,漸次諸地相續建立,是名諸聲聞性妄想自性計著相。」 ,
外不壞相如實知者,外,謂彼外,亦異也。以彼不知大教「不壞於身,而隨一相 凡內有所證,無問大小因果之別,皆可以為覺為聖,為樂住一也。向勉菩薩修學
楞伽阿跋多羅寶經通義卷第一
1
0
0
7
7