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ge 255 - 唯識藏_16
P. 255

諸法實相,三乘皆得」,言同而旨別也云云。抑所以與之,恐二乘之自鄙也;所以奪  人法無我等有不能盡,故曰以是因緣故,我說一乘,唯佛獨得。此文與《大論》云「  此法,亦可名佛。推此而言,至於六道凡外使得此法,亦本不異。惟其小志狹劣,於  而無得。此則一乘覺道唯在於佛,如前章所云。  究竟離,則三德究竟顯。而不言三德者,但言所離,則所證可知,亦彰無證而證,得  ,以有我必有業故;知二障,斷二煩惱,是無煩惱道;離二種死,是無苦道。既三道  無明等名二煩惱。名雖通別,體實不異。若作三法相釋,即覺人法無我者,是無業道  種死;知二障本空故,二煩惱斷。是則二障即二煩惱,別則煩惱及智名二障,見、思  理,故於是請說佛之知覺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而曰聲聞、緣覺得此法者,亦名為佛,此復與進縱之之言也,意謂彼二乘者若得  佛答以覺二無我是為覺,了知二障是為知。惟其覺人法無我故,離分段、變易二  向言一乘覺道,其說猶略,而未嘗言所覺知者何法,所斷離者何妄,所證得者何
              楞伽阿跋多羅寶經通義卷第四
                   ① 「約」,底本作「納」,今依據佛教本改作「約」。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              2
              4
              4
              5
              5
   250   251   252   253   254   255   256   257   258   259   26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