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ge 257 - 唯識藏_16
P. 257

明之,不至極果則已,至極則無不皆等。  四等為密意,以其在彼而不在此也。而古師立四種意趣,平等意趣,此其一也。由是  殊,會其歸趣,亦一而已,所謂以世諦故,說有三世,非謂菩提有去來今。故餘本以  經所說者,所以酬上異生之問。  理同,所以酬上我是過去諸佛之問。又曰除為調伏彼彼諸趣差別眾生故,如前百千生  ?大慧所以持兩端為問。  又曰受種種異生者,夫既曰佛矣,則合名、言、身說一切皆同,而又異其形生,何也  言。」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然猶有等之等,非所以盡等,惟其不等之等,則無往而不等。雖為機緣,設跡或  佛直告以四等之說,謂字等、語等、法等、身等。等,猶同也。是以其事同示夫  三世如來無不皆同,以其理極也。其理極故,事無不等,故曰我是一切過去佛。  爾時,世尊欲重宣此義,而說偈言:
              楞伽阿跋多羅寶經通義卷第四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以此四種等,我為佛子說。  迦葉拘留孫,拘那含是我,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              2
              4
              4
              7
              7
   252   253   254   255   256   257   258   259   260   261   26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