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ge 272 - 唯識藏_16
P. 272
有等四句亦是妄想,即非非有等離相執四句也。具如《大論》性相二空云云。如是觀 所通無生之理,故曰世間非有生等,即離性執四句也。又曰諸因及與緣等,仍責前非 緣等。謂凡諸世間法,莫不從因緣生,而妄想者於因緣法著有無等四句見,不知如來 立異名爾。 妄想生;以如實智契第一義,則得解脫自心妄想可知矣。然則實不實義,亦約情智假 推破因緣及作所作離過相,如後偈。故結示曰以是因緣故等,謂以妄想從不實義,則 治亦亡。五法尚離,豈我、我所等計著見過而不離邪?此特從本通示離過而已,若別 如來自覺境界,離五法、自性上事見妄想。事,即名相;見,即妄想。所治既離,能 ,不為外物所轉,而能轉於外物。由是身心轉變,自迷之悟,究竟明解一切地義,到 皆過相,故復示之曰覺自
自偈初至「非有性可得」,頌上離作所作因緣過。於中先推因緣,則曰諸因及與 據向所答,則愚夫一向在迷,何由得離諸見過?不離我、我所,則作所作因緣等
無二事過故,非有性可得。 一切緣所作,所作非自有,事不自生事,有二事過故, 楞伽阿跋多羅寶經通義卷第四
2
6
6
2
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