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ge 35 - 唯識藏_16
P. 35
不空。後代學人智光、戒賢,繼其宗致,傳芳不絕。 空;護法等論師依《深密》等經,習無著等宗,造《唯識》等論,亦立比量,顯依他 主依《般若》等經,習龍猛等宗,造《般若燈》及《掌珍》等論,確立比量,辨依他 、佛果常住門。初者,於緣起性,此土南北諸師各執空有,不足為會。但西域清辨論 遍通門;六、二乘迴心門;七、行位卷舒門;八、障治無礙門;九、違順自在門;十 :一、緣起空有門;二、諸識本末門;三、識體真妄門;四、本識種子門;五、佛性 載優業,當盡其旨,庶令學者幸無訛謬。 言。聖上慨此難通,復令更譯。今則詳五梵本,勘二漢文,取其所得,正其所失,累 十卷,雖文品少具,聖意難顯,加字混文者泥於意,或致有錯,遂使明明正理滯以方
第九、明義分齊者,先義後文。義者,然此經中義理浩汗,撮其機要,略顯十門
入楞伽心玄義
① 「綴」,底本作「輟」,今依據佛教本改作「綴」。
① 文,御製經序,讚述云
2
5
5