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ge 495 - 唯識藏_18
P. 495

有言說異,故有差別。  說因緣,故不能說;後已得,由出觀故,如前所見,能說無倒。此偈顯三種無言說、  能立正教,為他解說。初未得向得離分別,無說因緣,故不能說;次正得離分別,無  ,如所證見,亦不能說。譬如非啞人正受諸塵,又能說塵。後得智亦爾,如其所見,  而不能說。譬如啞人正受諸塵,雖已得塵,不能說塵。根本無分別亦爾,正在真如觀  報障,於生死、涅槃二處不住,但為利他,此即後得智功德。  何以故?虛妄不能對真實故。此智從無分別智生,故名無分別。此偈為顯後得智能免  、讚、毀、樂、苦。因此八法,故起欲瞋。欲瞋不能變異,欲瞋根本無明不能令動。  現種種本生;雖生在世中,不為世間八法之所變異。八法,謂得、不得、好名、惡名  說無染。何以故?菩薩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釋曰:譬如啞人求覓諸塵,不能說塵。加行無分別亦爾,在方便道中尋思真如,  論曰:如啞求受塵,如啞正受塵,如非啞受塵,三智譬如此。  此三種無分別差別云何?為顯此差別,令不相濫,是故立譬。
              攝大乘論釋卷第十二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              4
              8
              8
              5
              5
   490   491   492   493   494   495   496   497   498   499   50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