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ge 497 - 唯識藏_18
P. 497

境有異,故有差別。  ,以境智有異故。根本智不緣境,如閉目;後得智緣境,如開目。此偈顯不取境、取  心,後得智則依止心,故二智於境有異。根本智不取境,以境智無異故;後得智取境  二有境異相云何?  功有異,故有差別。  後智亦爾,已通達真如,又已出觀,如前所見,解說無倒,此顯解已究竟。此偈顯學  又已了義,正在思中,是人具有二能:能識文字,又能了義,以功用究竟故。無分別  。根本無分別智亦爾,自利功用已成,未有利他功用,此顯已解。譬如人已識文字,  如方便,此顯未解。譬如人已識文字,未了文字義,正讀文字,但能受法,未能受義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釋曰:此偈但顯根本智及後得智,由依止不同,故有差別。根本智依止非心非非  論曰:如人正閉目,無分別亦爾,如人正開目,後得智亦爾。  前已明三種次第,謂未解、已解及解究竟。前一無境,後二有境,謂法及義。後  釋曰:譬如人未識論文,但求識文字。加行無分別智亦爾,未識真如,但學見真
              攝大乘論釋卷第十二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              4
              8
              8
              7
              7
   492   493   494   495   496   497   498   499   500   501   50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