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ge 496 - 唯識藏_18
P. 496
,緣虛境,有分別,有言說。此偈顯三種所緣境有實有虛,故有差別。 說。譬如人在意識中,但緣先所受塵,名緣虛境,有分別,有言說。無分別後智亦爾 五識中,得真實境,無分別,無言說。根本無分別智亦爾,得真實境,無分別,無言 意識與五識相間起故。加行無分別智亦爾,或證一分為實,或不證為虛。譬如人正在 由有分別,故有言說。愚譬即顯無分別。 異,故有差別。無言說以無分別為因,由無分別,故無言說;有言說以有分別為因,
論曰:如未識求解,如讀正受法,如解受法義,次第譬三智。 釋曰:五名目無分別眼等五識。譬如人在五識中。求覓五塵,或緣實,或緣虛, 論曰:如五求受塵,如五正受塵,如非五受塵,三智譬如此。 此三智境虛實云何? 釋曰:未識物類,名之為愚。愚譬次第譬三義,如前釋。此偈顯無分別、有分別 論曰:如愚求受塵,如愚正受塵,如非愚受塵,三智譬如此。
攝大乘論釋卷第十二
4
8
8
6
6