,為滅智障,修學般若波羅蜜,故言離知足行處,不應彼處故。 故言離二邊處,以不應彼處故。 菩薩已見真如,在般若波羅蜜中則無此分別,故言離分別處,以不應彼處故。 則不如是,故言離我見執處,以不應彼處故。
釋曰:如聲聞於惑障滅處生知足,於餘處無復欲樂,謂智障滅處。菩薩則不如是 論曰:四、離唯滅惑障知足行處; 釋曰:如凡夫眾生住生死邊,聲聞人住涅槃邊。菩薩住般若波羅蜜,離此二邊, 論曰:三、離生死、涅槃二邊處; 釋曰:如地前菩薩未見真如,分別無分別為般若波羅蜜,謂此是般若波羅蜜。若 論曰:二、離未見真如菩薩分別處;
攝大乘論釋卷第十二
4
9
9
9
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