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ge 507 - 唯識藏_18
P. 507
。所識非有,故能識亦非有,應知勝相中已具顯此義。 諸塵皆實非有。若無外塵,則無內識。何以故?所識既不有,能識云何有?此義實爾 陰及無常等十想亦如此顯現。此偈約內境顯諸塵無自性。 其義於此二人得顯現。若其思惟佛義,於種種法中,佛義顯現。如佛義顯現,色等五 言得定。聲聞及菩薩於內思量一切法時,如如二人思惟十二部經法所顯義如此如此, 名成就簡擇人。有智人,謂菩薩。欲顯不以聞、思位為智人,但取入修位為智人,故
此智與般若波羅蜜為一為異? 釋曰:若菩薩在無分別觀中,一切義或內、或外、或內外,不復顯現,是故應知 論曰:無分別修時,諸義不顯現,應知無有塵,由此故無識。 云何知外內境皆無自性? 釋曰:簡擇,即是毗婆舍那。得三無流根,名成就。從須陀洹向乃至阿羅漢果, 論曰:成就簡擇人,有智得定人,於內思諸法,如義顯現故。
攝大乘論釋卷第十二
4
9
9
7
7