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ge 91 - 唯識藏_18
P. 91
。又若不作此言,未知此證從何而出,為是聖言,為非聖言?故作此說。諸法於識藏 此初心,生後三心,故名心法。 等思,故名作意。此作意能令心捨此受彼,故名起行。起行即是行陰。六識名心,從 不苦不樂,此識名分別識,即是想識。起行等心法者,作意等,名起行。謂此好彼惡 受識,即是受陰。了受名分別者,此三受若有別心能了別,謂此受苦,此受樂,此受 餘諸識,前說名生起識,今說名受識。能緣塵起,於一一塵中,能受用苦樂等,故名
釋曰:此言欲顯本識及受用識互為因果,以阿含為證,與阿含不相違,則定可信 論曰:此二識更互為因,如《大乘阿毗達磨》偈說: 釋曰:一說名緣識者,阿黎耶識是生起識因緣故,說名緣識。二說名受識者,其
攝大乘論釋卷第二 此二互為因,亦恒互為果。 諸法於識藏,識於法亦爾, 了受名分別,起行等心法。 一說名緣識,二說名受識,
8
1
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