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ge 189 - 唯識藏_19
P. 189

,能詮、所詮皆不可說。由此因故,說一切法皆不可言。  覺知起。為遮此故,復說是言,非詮不同故。以能詮名與所詮義互不相稱,各異相故  能詮之名,於所詮義覺知不起,故一切法皆不可言。若言要待能詮之名,於所詮義有  義。如言斫芻,二字不斷,說成眼義,是相應義為所分別。  重成立,復說是言,字展轉相應,是謂相應義。謂別別字相續宣傳以成其義,是相應  義,所分別非餘。謂即相應為自性義是所分別,非離於此,故言非餘。此云何成?為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釋曰:由無分別後所得智得菩薩行,此行即依無分別智。為進趣增長者,為令如  論曰:諸菩薩任  無分別智何所任持?  又一切法皆不可言,因何成立?故復說言,非離彼能詮,智於所詮轉。由若不了  釋曰:若一切法皆不可言,復以何等為所分別?為釋此故,說如是言,相應自性
              攝大乘論釋卷第八
                   ① 「任」,底本作「住」,今依據磧砂本改作「任」。





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① 持,是無分別智,後所得諸行,為進趣增長。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              1
              7
              7
              7
              7
   184   185   186   187   188   189   190   191   192   193   194