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ge 40 - 唯識藏_20
P. 40

,然隨機門但有六識,六、七、八識同第六攝,就所依名,故但言意。所依非色,或  力生,由意引故生,故經爾所時,眼、意二識恒相續轉。  多起三故,後二心不定。第三心後,方有染淨,染淨後有等流五識。等流五識不由自  ,言「所嗅等」者,合中得故,不同色、聲,色、聲無之。  風、火如次配之。自餘一切總別義門,如《對法》第一卷疏。香、味、觸三列差別已  四大生一聲故,依之有名造故。  五、名異;六、顯耳等境。「俳戲叫」者,散樂行主之叫聲也。「因俱聲」者,二具  自不能為轉,但能為隨轉發諸業。「能得愛非愛果」者,不同大眾等部,五唯無記故。  。隨他有三:一、自不能起,隨意轉,〈決擇〉具釋;二、自不善惡,由意引;三、

                 六、七、八識同依意根,略去識、身、相應三語,故但言意。又實義門雖有八識  意地第二  其五心如下第三及《唯識》第四卷釋,并〈五心章〉。初說三心者,諸心生時,  香、味、觸分段,如聲可知,別科可悉。觸異名中,堅、耎、動、煖,地、水、  耳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瑜伽師地論略纂卷第一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① 有四文,第三所緣有六:一、出體;二、差別;三、明同異;四、好惡異;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8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8
   35   36   37   38   39   40   41   42   43   44   45