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ge 448 - 唯識藏_20
P. 448
思境不稱自相,名為尋思難為示他。 者能攝受所作,實我故成無。由此名為四句如次。 言:既無有我,誰攝受所作生死等作用?故此答言:及攝受所作。由因不斷果生立假 實我,應從一切一切得生。故次答言:從自因而生。自無他因,有不生故。四、有難 言:果應頓俱生。答此難言:和合作用轉。非頓非俱,作用合故。三、有難言:若無 此四難」者:一者、難言:若無有我,後有應斷。初句答言:因道不斷故。二、有難 斷」謂不相似,不 依勝義諦明我體無,後半頌明依世俗諦有作受果。「流」謂相似,相似果續故;「無 諦中,無實相應不相應義故。 句。於相應中,又非一切定與一切相應;若此時不相應,亦非一切定不相應。於勝義
「經說色相為尋思故,難說示他,故不可見」者,所證色自相,性離言說,以尋 第九段有五頌,釋通疑難中,「又此因道,無有斷絕。頌中四句,如其次第,釋 第八段有一頌,明人物一異性不可得,唯有因果差別生故。 第七段有兩頌,依二諦理明人法有無中,初一頌依世俗諦明心隨轉因緣,次半頌
瑜伽師地論略纂卷第七
① 相似果生故。此顯等流果及餘三有為果。
4
3
3
6
6