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ge 451 - 唯識藏_20
P. 451
因緣義通上兩句故。無漏慧一種,三中最上,亦是二因緣所生極果,名為最上。 住二種。言「中間」者,初戒定後所生定慧,在無漏定慧之前因,故名中間。 修慧故,即此中間慧定俱時所攝靜慮戒學,能為無漏定慧二種安住因緣,是名第二安 增上修慧,是名初安住二種因緣。別解脫戒引生定戒及定故,初方便定引生根本定及 。初義謂增上別解脫戒能安住靜慮戒及增上方便定心,方便定心後能安住根本定心及 非入四淨故;下有四句,名為四淨。此六支義前雖略明,其〈聲聞地〉廣說。 三學名攝一切行,非顯了說,故名「密意」。 二十一頌,純明戒學遠離清淨;第十三有十三頌,純明定學遠離清淨。 ,辨三學斷障成滿;第十有一頌,明受差別;第十一一頌,明學純雜可得;第十二有
「顯示修習若別若總,隨其所應」者,釋上「純雜而修習」義。別修三學名純, 「顯示最上一種,能為涅槃安住因緣」者,釋「一能趣涅槃,漸次為因緣」義, 「顯示最初增上戒學」乃至「安住因緣」者,此釋「二安住二種,漸次為因緣」 「如是六支,顯示四種尸羅清淨」者,下有五句,初「安住淨尸羅」一句是總, 「怖多所作懈怠眾生」者,樂聞略故,怖修學多。雖有六度萬行,但說三學,以
瑜伽師地論略纂卷第七
4
3
3
9
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