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ge 462 - 唯識藏_20
P. 462
所有善法遂得增長」,是第二捨劣 所修無所有處定。即顯苦行在樂行前。 舊云鬱頭藍子,於彼修非想定。「阿羅荼」者,是逢過義,即舊云阿藍迦藍也,於彼 已度暴流,猶如河等?第二、「云何復依涅槃」等,第三問:無攀無住,已度暴流? 知,便捨劬勞乃至漂溺。第三、「此中顯示修苦行時」下,釋前兩答。初、答初問: 未對下坐,斷非方便。邪取精進時,有彼劬勞乃至漂溺;菩提坐下,於邪精進得斷遍 了,略指令知。「祇焰」者,應頌也。 半答有暴流,尚未能度;後之一頌答彼二問。然後兩句,以本經是應頌偈故,其文易 度暴流,猶如河等?乘前第二問:如何無攀無住,已度暴流?餘二頌半答中,初一頌 得涅槃、滅定,已度暴流耶?佛告言:如是。第三一頌,問有二:乘前初問:汝今已
「此中四義,捨劬勞等」者,謂「復於後時坐菩提坐」下,為第一句捨劬勞;「 「非方便」者,昵健陀所日食麻麥,邪自苦行也。「嗢達洛迦」者,是猛盛義, 此長行中有三:初、指無攀無住義。次、「世尊依昔示現修習」下,總釋頌意, 第十二段四行半頌劬勞中,有三問答:初、呼佛為苾芻,已度暴流耶?第二問:
瑜伽師地論略纂卷第七
① ;「如如善法既增長」下,第三捨住;「既由如
4
5
5
0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