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ge 467 - 唯識藏_20
P. 467

,為離欲貪,起勝進道故。其不還果,如泛清池。又「顯解脫、等持、智慧三勝利」  進道攝」,即第四向  惱障盡,定障未盡故;定障盡故  厭泥淤  利他,言說、遊行不動。「遊行」之言,通上二利。處無相住如泛清池,餘苦隨逐名  無染。然處無相住,猶有餘苦隨逐,不名極圓滿。或為自利,飲食、遊行無染;或為  法行」,是第二、第三句;「得勝利果」,是第四句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略義中,「離三界欲,於佛聖旨猶有餘依」,即諸無學名為智者。「離欲界貪勝  第四頌中,有三復次。第二云「所有飲食、言說、遊行」者,此三如次是頌三處
              瑜伽師地論略纂卷第七
                   ③ 「向」,底本作「句」,今依據卍續本《瑜伽論記》卷五之下改作「向」。  ② 底本無「定障盡故」,今依據卍續本《瑜伽論記》卷五之下補上。  ① 「淤」,底本作「時」,今依據中華本《瑜伽師地論記》卷二十一改作「淤」。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① 生死之海。又「慧解脫、有學身證及俱解脫,如次三處」者,由此三人:煩




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③ ,名為不動,已離欲貪,起勝進道故;或第二向并果及第三向




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② ,非煩惱;二障俱離:故說如次。





















              4
              5
              5
              5
              5
   462   463   464   465   466   467   468   469   470   471   47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