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ge 470 - 唯識藏_20
P. 470

自在故,捨所餘分,然以餘分所有福業施諸弟子。  洲人壽一百二十五歲、東洲二百五十等。為顯於此得自在故,留身三月;為顯於命得  、釋迦佛大分應壽一百二十歲,四十年為一分,但年八十,捨第三分壽。諸教多言此  ,二十年為一分壽故。故經多說,迦葉佛人壽二萬歲時出,釋迦人壽百歲時出。二云  ,差別亦爾。  ,非所示現捨故,與前不等:故二差別。色身如  」者,命行也;「有行」者,餘有漏蘊也。有行寬,命行狹,從寬為論,頌無壽行。  沙門樂」者,示現持戒無悔。喜樂二樂為因,心便得定。諸勝定力能捨二行:「壽行  ;餘四蘊名身生,與因全別,名「不等生」。「內寂靜樂」者,示現獨處林野。「及  捨有行義。初句明得差別,後三明捨差別。  第三句;第三、「如因其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「謂佛世尊若不棄捨諸壽行」等者,此有二說:佛壽百年,但年八十,捨第五分  此所捨色身生,示現有漏,與前相似,名「與前正等」;其無漏四蘊為名  「俱舍」者,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瑜伽師地論略纂卷第七



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㲉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藏義。得菩提後與未得前,色身相似,名曰「等生」,少相似故
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㲉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卵生雞等」下,釋第四句;第四、「此中差別」下,重釋









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㲉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藏,無漏四蘊破






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㲉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而出,如雞等生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5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5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8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8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① 身生
   465   466   467   468   469   470   471   472   473   474   475