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ge 468 - 唯識藏_20
P. 468

心者,是前定心。謂由後染心於次前所染心能不隨順而生愛染,發起功用,攝受一處  為染。此生煩惱,非定煩惱,故說招生。此即第六暴流之相。  後染心染前自心愛定之取,此後能愛於前所愛名為貪染。因此愛故,當來苦生,亦名  俱愛味,名有染時。然有於此染愛味中執為己有,我能愛味,於定愛味堅執不捨。此  ,非第一義,不名能見內外二身。  見我」者,即此異生前四所攝。彼說  俱障,都不能見。《金剛般若》云「若以色見我,以音聲尋我,彼生癡邪見,不能當  異生中,初一、欲貪邪分別者;第二、天眼不定者;第三、肉眼不定者;第四、內外  學如空無染。或如次第,心、慧學果如空無染,心學如天帝幢,慧學如泛清池。  ,若泛清池。又「顯心、慧學所得果」者,心學果名不動,慧學果如泛池,心

                 第三、「若染自取,於所染心」下,釋第三句。若染自取者,是後染心;於所染  第六段一頌中有四:初、釋初句。第二、「若有已度五暴流」下,釋第二句。定  第五段有五頌中分二:初四異生,後一聖者。聖者具見佛之法化,故名法見。其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瑜伽師地論略纂卷第七
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① 觀,觀光明,遠離定障,故成無染;等持觀空、非我,不動;智慧照斷












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② 二乘雖達諦理,未證法身,亦不能知佛色身等

















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5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5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6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6
   463   464   465   466   467   468   469   470   471   472   473