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ge 471 - 唯識藏_20
P. 471
漢」下,釋上半頌,顯示離愛,別彰 頌「牟尼遊世間」頌,天人不識。阿羅漢名牟尼,證寂默法故。後「云何離愛諸阿羅 離愛。故說阿羅漢永離貪愛,由四相故,遊諸世間,天人不識。釋文分二:初釋下半 兩句。 ;第三、「若樂沙門及婆羅門」下,釋第二;第四、「又此一切,三門攝」下,釋後 略義,後依欲界在家惡者以釋本頌。「不數學」者,不此
第十二段一頌釋中:一、住皆無愛;二、戲論皆無愛;三、踰牆離愛;四、踰塹 第十一一頌中分四:初、汎釋三求;第二、「此中欲求、有求攝者」下,釋初句 第十段一頌有三:初依諸釋,次辨略義,後諸惡者。又初依三界在家出家,次辨 略義中,「及顯棄捨所依因緣」者,二樂為因,定自在也。
瑜伽師地論略纂卷第七
③ 「彰」,底本作「影」,今依據卍續本《瑜伽論記》卷五之下改作「彰」。 ② 「此」,中華本《瑜伽師地論記》卷二十一作「比」。 ① 「為名」,底本作「名為」,今依據前後文意改作「為名」。
③ 四相。「魔怨主」者,所謂貪愛。
② 數記括義。
4
5
5
9
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