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ge 484 - 唯識藏_20
P. 484
品闇昧心等為四。故於出家中,於四種所依事,起四種障,為除此故,修無常、苦等 下餘八所治及能治法,即出家後,設生喜樂,有懶惰懈怠等為四;遠離閑居,於止觀 出家二位修習,以二能除,除二所除,故言 喜樂。為除婬貪,修不淨想;為除受用愛及不生喜樂,修無常想。顯無常想通在家、 ,明無常、苦等四想;三、「又於遠離閑居」下,明光明等四想。 十種修。明十修中,文有三:初、明不淨、無常二想;二、「又出家者四種所作」下 修諸想者,有能斷滅所治諸欲」下,釋多所作修習對治。初文有二:初列三位,後釋 解三位十種修習;第二、「又不淨想略有二種」下,逐 、隨別釋;三、以修對除,即修瑜伽;四、結廣教,不過不增。隨別釋中有三:初、 增,後二有結也。 十種漸次:故結廣
無常、苦等四想中有三:初明四種所作,次明四種所治,後明四種能治之法。此 其所對除十種者:一、在家有婬欲貪及受用愛;二、出家已,為尋思擾動,不生 七支中第五、修習對除,即四處中第三、修習瑜伽。文分為四:初、問總標;次
瑜伽師地論略纂卷第七
② 隨次;非以在家、出家為二,名隨次第。
① 前難解;第三、「又正方便
4
7
7
2
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