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ge 480 - 唯識藏_20
P. 480
滿,廣聖教義,不增不減。初文復三:初問標十種,次各別顯,後總結成。 、出世間淨,名為修果。七支廣釋中,由四處攝,即分為四。 熟解脫慧之成就,此合三種,名修因緣;五、修習對治,名修瑜伽;六、世間淨,七 有為、無為功德之果。 因緣,行世出世修之方便;三、修瑜伽,正修自體;四、修果者,因修所得世出世間 結。 成地。七支相攝廣釋中,初總列七支相攝,後廣別辨相。初文有三:初標,次列,後 引。因修生慧,名為修慧;因修慧所成有為、無為一切功德,名修所成,皆此地體。
初生圓滿修處所中,文分為三:初辨生圓滿;次能攝四 「七支攝」者:初、生圓滿,即修處所;二、聞正法,三、涅槃為上首,四、能 「處」謂處所,依四義處,修方滿故。第一、處所,內體外緣必須具足;第二、 大文分二,初問後答。答中有三:初列四處,次以七支相攝廣釋,後總結成修所 「修所成地」,等引名修,即別境定數。若修習義通聞思慧,修是證義,故唯等 第二十卷
瑜伽師地論略纂卷第七
① 支修瑜伽處;後結生圓
4
6
6
8
8