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ge 178 - 唯識藏_22
P. 178
,更無別性成隨順因。 性乃通三。今約攝用歸性與識同性義說無記引三性。除斯以外,諸現望現,諸種望種 用,任運超位而起說,故云也。 菩薩超 故,二因用互有廣狹。 為因;若方便善,與等勝因。然此引發因望他法故,亦得為因,同類因但以自他為果 。文中「勝品」之言,簡同品、下品,非如同類因。若生得善及染污法,九品相望得 辭,意顯非但攝受,真見辦無漏也。 能引,於無為能證。《唯識論》云:「具攝受六,辦無漏。」此云「或」者,不定之 如欲界,上二界亦爾。真見依處以無漏見為性,除引自種,於相應法能助,於後無漏
差別功能依以一切有為各於自果有為能起、無為能證而為自性。 言「無記法能引三性隨順依處」者,謂諸種子攝用歸性,可言無記;將因屬果, 言「欲界繫善法能引色、無色繫及不繫法」者,此依波羅蜜多聲聞、獨覺、諸大 隨順依處以三性有為漏與無漏種、現,能順後有為自界、他界及無為果能引為性
瑜伽師地論記卷第
① 禪之位得相引生。然第十二唯云第三劫菩薩及如來能起一切地者,據不由功
六
1
6
6
4
4