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ge 223 - 唯識藏_22
P. 223
彼宗雖計現量所得,此宗說非量知迥色,但有阿拏以上麤色現量可得,非極微故。 無想八及俱非八,初執我同,但是死後,如前所說,生地有異,無多別故,略而不說。 異,云何有此變異不同,唯難想、受?二所變異,無想俱非,故略不說。後二四句與 涅槃解脫之我,遠離二種,名非有邊非無邊。 我亦有邊亦無邊;第四句翻此可知,文別義同,更無別理,或離第三別有自體,謂得 ;見彼二無量,便起第二計我無邊;見色我少,非色我無量者,或翻見此,便計第三 非色,死後生有想地;若準此第三句,說第四我非色非非色,死後生有想地。 生有想地;執我非色,死後生有想地;若執我俱遍色非色,無二無缺,彼計我亦色亦
初中,「若已觀察,違諸量故」者,現比二量所不得故,猶如兔角,定非實有。 「又計極微」至「不應道理」。 第二、破極微中,有五徵難。 此四為先,死後皆生諸有想地,故十六論合難想、受所作我體無變異義。若無變 「又若見少色少非色者」,彼計我有邊,計色非色俱是我,但見少故,名為有邊
瑜伽師地論記卷第
七
2
0
0
9
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