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ge 297 - 唯識藏_22
P. 297

總報故,亦兼感六識捨受;下惡感苦受,以是別報故。  報故,兼感六識捨報;下善感喜、樂,以別報故。於惡趣中,上惡感本識捨受,以是  靜,下業麤故,善但招樂,故無捨果。  不論。不爾,何故下地善業不得彼果?二云、三定已下無別善捨業,第六識中捨果寂  報受果。此及《對法》不說有業者,據多分善業感樂受果,少分善業感捨受果,故略  地獄得涼風等。  成六趣,故說善業順五趣有,地獄實無。備云:有義善業亦得能感地獄別果故,如小  輕微,名為得果,更無別報;不同小乘地獄四塵,復善業感。又釋:離非天為一,合  「餘處說彼有等流樂,應知彼依隨轉理說。」故大乘中,彼無善果,由善業故,受苦  趣受別異熟,其地獄中受等流果,相似別報,總言順五。有義不然。《成唯識》說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景云:今大乘中雖無文說,以理而言,於善趣中,以上善感捨受,以阿賴耶是總  答:總別異故,不應為例。  問:下善業麤,不招捨果;第八捨果,下業不招。  順不苦不樂受業中,別報唯第四靜慮已上業者,此有二義:一云、三定已下有別
              瑜伽師地論記卷第








              九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              2
              8
              8
              3
              3
   292   293   294   295   296   297   298   299   300   301   30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