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ge 323 - 唯識藏_22
P. 323
與經說同。煩惱障四中,初一見道斷,後三修道斷。 支佛所不能斷,唯有如來佛菩提智所能斷故。」由此定知,是所知障。《唯識》第九 住地;五、無明住地。前四煩惱障,後一所知障。彼經自說:「無明住地,聲聞、辟 《勝鬘經》說有五住地:一、見一處住地;二、欲愛住地;三、色愛住地;四、有愛 、中、上三自性差別故,說黑闇、愚癡、無明黑闇。 搆,其所治名無見;依修故明證,其所治名無現觀:故云所治差別故,說此三種。 俱,故名見愚。 二、應修習、不應修習;三、有罪、無罪;四、有分也。 ,故名移轉。次六無知攝第六者,前因果愚,本末合六。末為四者:一、善、不善;
《對法》說:「發業無明有二:一、真實義愚,發福、不動行;二、異熟義愚, 此中通說一切無知為支體者,《成唯識》說:「唯取能發正感後世善惡業者。」 「依聞、思、修所治差別,說前三」者,由聞故知法,其所治名無知;由思故推 六無知有二:初顯六無知與七相攝,後依能治及自性辨六差別。 五攝十九中,見愚攝八,謂世、事各三,并因果。推度名見,體非無明,癡與慧
瑜伽師地論記卷第
十
3
0
0
9
9
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