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ge 333 - 唯識藏_22
P. 333
,總名為老;身壞命終,乃名為死。 子。《成唯識》說:「始從中有至本有中,未衰變來,皆生支攝。」中有末位設起愛 作用也,此亦死差別攝。或取死後識離身已,名為死魔,故亦說是死後位攝。 五句下六句;「若死後位」,攝第十一句。「死魔業」者,基師釋:即正死體,死魔 死法」,攝第三、第四句,解支、不解支,五趣死時之軌法故;「若死差別」,攝第
① 心,緣當果起,仍是生支,由前將死,愛、取潤有,能有中有及當生故。諸衰變位
「問:何因緣故,無明」至「說十二支」。 第五次第中,有三復次。 此生、死二支,隨其所應,五蘊為性;現行苦故,唯取現行,而有合說,或通種 死中,初別釋十一句,後結略義有四句:「若死」,攝初兩句,正死體故;「若 「彼彼有情云何」至「差別應知」。
瑜伽師地論記卷第十一
① 「愛」,底本作「變」,今依據卍續本《瑜伽師地論略纂》卷四改作「愛」。
3
1
1
9
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