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ge 386 - 唯識藏_22
P. 386
資糧地,非要入位方修等引。 修等引故,住資糧方修淨行,持戒清淨生無悔等。於修定時,前遠方便要先戒淨,名 樂,厭惡欲故,而非所斷;不善引捨,不善性故,正是所斷:故說不同。 此但言「說離生喜」。不爾,諸文便為乖角。欲所引中不說捨者,欲所引捨,而非忻 立二差別。前第五卷云「離生喜樂」。然此二受俱是適悅,皆由意生,總名為喜,故 深慶悅,立二差別。安、樂俱以樂受為性,離諸麤重所引調暢,暢調所引二種樂果,
「世尊於無」至「俱時有故」。 「歡者,謂從本來清淨行者,觀資糧地所修淨行」等者,此中意說,加行道位方 解云:下〈決擇〉云,瞋與喜俱,故無妨也。 問曰:殺生要須瞋恚,業道究竟與瞋恚俱,瞋是戚性,云何得與喜俱? 「又五法修習圓滿」者,顯由轉依所生之法。歡、喜俱以喜受為性,無悔所引正 「欲所引喜」等,顯示所離,所證轉依無為名離故。 「復次,初靜慮」至「心一境性」。
瑜伽師地論記卷第十三
3
7
7
2
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