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ge 449 - 唯識藏_22
P. 449
處,在色界中唯觀聲、觸同聚色處,準初二解脫觀色塵故,初四勝處中具觀色境。 。好惡劣勝等,依少多色之差別故,故不別立。然在欲界,初四勝處具觀四塵同聚色 。」《顯揚論》中,唯依資具、非資具分成多少。 增。故《對法》說:「少色者,有情數色,其量小故;多色者,非情數色,其量大故 量小大內外別故,分成少多故,依有色及與無色各緣二境分成四種故,諸勝處不減不 解脫緣一切色處故,第三、第四勝處亦觀於彼一切色處若少多等。然以有情、非情形 ,即初四勝處觀顯假色。光明乃是假顯色故,由體清明,順於變化,故偏觀之。第二 實故,故唯觀四。前四所緣聲、香、味、觸所依聚色,以初二解脫緣光明相及劣勝故 ,於無色中亦得自在故,從難勝唯立色勝處。
今此中,以有情及資具合名為少,宮殿等名多,數量別故,各據一義,亦不相違 三、依境分別者,後四唯緣色處顯色,其形色無體,顯色攝故。假顯無體,唯四 答:離障遍觀色非色等,勝伏境時,色相難勝折伏,好惡難勝折伏故,色勝伏已
瑜伽師地論記卷第十五
① 「終」,底本作「修」,今依據磧砂本《瑜伽論略纂》卷五改作「終」。
4
3
3
5
5